星巴克开进故宫,蜜雪冰城爆火东南亚
时间:2024-11-27 03:47 来源:投资界 阅读量:14749
如果你打开一份全球门店数Top100连锁餐饮品牌的榜单,就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,上榜的几乎全是我们和美国的企业。
可以说世界上,只有中 美两国,把连锁餐饮玩透了。
为什么只有中 美能孕育如此之多的超级连锁餐饮?
01
连锁快餐这个模式源自美国,这个模式能在美国兴起,至少有两个宏观要素是不可或缺的。
二战后,为了增强部 队动员能力和战争物资输送能力,美国政府在艾森豪威尔的倡导下,开始建立洲际和国防公路系统。与此同时,美国汽车和集装箱运载迅速普及,公路运输得到快速发展。
随着公路运营里程不断增加,地理层面上,割裂的市场被紧密联系起来,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都链接进入公路网络,由此推动了商品市场的统一。
而连锁餐厅,连锁酒店,连锁商店大量出现,就是这种商品市场统一的直接结果。
早在70年代,美国人就普遍认为,公路的改善是美国人变胖的主要原因。一方面是汽车出行让人们再也不走路了,一方面就是高糖高脂肪的连锁快餐统治了整个美国,导致美国人在20世纪下半叶快速发福。
另一个要素,则是预制菜和餐饮供应链的技术开始普及。
预制菜起源于二战时期的美国,早期目的是为了给前线士兵提供方便快捷的食物。60年代,随着微波炉、冰箱、冷柜等厨房电器在美国家庭逐渐普及,以及美国大量女性在战后进入职场,预制菜作为一种便捷的家庭用餐选择快速进入美国家庭市场。
此外,在外就餐的需求也得到激增,这一阶段,肯德基、汉堡王等品牌纷纷进入了快速扩张时期,对大批量采购标准化食材产生了极大需求。
一个标志就是,随着二战结束,美国的冷链物流得到了重建,速冻食品行业受益极大,从1957年到1987年,30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8.7%。
从美国的经验里,我们可以得出三条结论。
一、连锁餐饮极度依赖交通和物流基建。
二、连锁餐饮是技术驱动行业,尽管这些技术未必是尖端硬科技。
三、超级连锁巨头背后,必然存在一个统一大市场。
02
刚好,这三条结论,在中国市场,完全可以一一对应。
交通基建就不详细说了,中国基建狂魔名声在外,公路铁路交通全球*,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,冷链物流业迅速起步,在政策支持和资本催化下,如今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冷链物流网络。
技术驱动这块,值得展开聊聊。
在我看来,和美国连锁餐饮依赖硬件技术进步和食品工业技术进步不同,中国企业走的是一条软硬件结合的路径。
首先,中国餐饮市场虽然起步晚,但线上化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。
由于互联网的普及,中国餐饮行业在走向科技化之前,已经基本实现了线上化。
从2003年到2009年,以点评类网站为起点,大量餐饮门店信息被放上网络,完成了信息的在线化。
2010年到2016年,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,第三方支付走向成熟、团购和外卖平台纷纷涌现,餐饮消费实现了交易在线化。
2017年之后,在就餐环节之外,预订、排队、点餐、支付、开发票等一系列服务全部可以通过线上完成,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,我们称之为行为在线化。
有了这三轮在线化为基础,中国餐饮企业坐拥大量的信息数据和互联网工具,就可以进一步拓展智能化餐饮。
比如我是瑞幸的老板,我发现最近在上海市黄浦区的用户订单减少了,那就可以通过公众号,定向对黄浦区的用户发送优惠券精准促活。
再比如我是某便利店的营销人员,我发现有一批用户在周一到周五早上八九点交易特别活跃,可以判定他们是忠实的早餐消费者,那么我就可以定向向他们发送早餐套餐的优惠券,鼓励他们买包子和三明治的时候,顺手带一瓶牛奶或者豆浆。
智能运营则要再进一步,门店管理者可以利用各种数据,判断门店哪些商品卖得不好,不同菜品环比增减水平是什么,以此调整菜品的推荐级别,优化门店商品的构成,指导后厨备餐备货的数量,不断优化门店的毛利率。
最后,当智能化发展到一定阶段,就会走向软硬件结合的关键一步:自动化。
我们把连锁餐饮分为以下三个环节:前厅、后厨,以及中央厨房。
在后厨,则是出品的自动化,例如霸王茶姬的自动萃茶机,店员只要扫码让机器识别点单需求,就能产出一杯成品饮料。还有如今各种湘菜小炒连锁普遍使用的自动炒菜机,都实现了后厨的高效运转。
中央厨房这块,如今的食品工厂已经可以采用自动化设计,实现某些操作步骤的自动控制,无须人力操作。不同品类的食品工厂,可以针对自身品类的具体情况,例如烘焙、卤菜、炒菜,定制特定的自动化技术,实现自动化的生产。
很多人觉得餐饮行业技术含量不高,当然,和AI、机器人、半导体这些行业不能比,但相比全球同行,中国连锁餐饮「技术驱动」的特征非常明显。
而且中国餐饮人在技术上的诉求非常清晰,就是「问技术要效率」。事实上,连锁餐饮的本质,就是对效率的追逐。
而效率的实现,*的土壤,就是一个统一大市场。
03
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,足够体量的统一大市场,才能孕育超大型的连锁餐饮。
事实上,除了中 美之外,如今全球门店数排名前100的餐饮连锁里,能成规模的也只有英国和日本(5家),都称得上是少有的市场体量巨大的国家了。
可见本土市场容量的重要性。
当我们谈论连锁餐饮时,不能忽视的一点是,无论被商业怎样改造,餐饮依然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。吃什么喝什么,某种程度上与我们的民族身份认同高度相关。
而当连锁餐饮进行跨文化的扩张时,必然会遭遇文化上的水土不服。
类似的文化冲突,在连锁餐饮全球化扩张的过程中比比皆是。
星巴克能否开进故宫,肯德基的油条正不正宗,都曾经是中文互联网上广泛讨论的议题。
而在形而上的文化因素之外,更具体的,则是跨国法律法规的限制。
例如中餐有着非常丰富的食材和调料,这在合规上就造成了很大的难点,很多具备药用价值的调料,例如花椒,就会被当成药材而无法出口,此外,很多*特色的原料,类似北京烤鸭用到的填鸭,也是很难出口到国外的。
再比如在美国,食品安全监管的特色突出一个复杂,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农业部各自有各自的权限,联邦、州和地方政府机构也有不同层级的监管职责。在不同的地区能否聘用移民员工,能否向顾客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,能否经营私厨和摆摊,都有各自的政策。
光是法律和政策上的合规,就形成了一道极高的门槛。
此外,如何选择合适的海外经营策略,如何招聘合适的人才,如何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,如何建立稳定的海外供应链,都是连锁餐饮跨国经营的难点。
因此,那些有着庞大稳定本土统一大市场的国家,本土餐饮连锁,就天然更容易出现超级巨头。
这里的统一大市场,指的不仅是人口或者经济体量。
想想看,如果你有一个打造连锁餐饮巨头的梦想,但你的起步却是在印度尼西亚。尽管作为世界人口第四大国,经济也处在快速发展期,看上去很适合作为创业起步的地方。
但当你开始创业,你会发现,这个地方经济发展极不平衡,面积仅占全国6.6%的爪哇岛,GDP 贡献率达57%以上,如果做的是中高端餐饮,那能经营的范围极为有限。你想打造一个覆盖全国的供应链体系,却发现这里岛屿林立,物流成本高得飞起。想来想去,你选择放弃。
同理,如果你选择印度创业,会发现这里虽然人口众多,经济体量巨大,但各地信仰各异,习俗不同,基建水平也天差地别。假设你是个卖汉堡的,那么在哪些地区不能卖牛肉汉堡,哪些地区不能卖猪肉汉堡,都要分门别类,创业难度也会激增。
总之,对餐饮从业者来说,一个得天独厚的起步市场,除了体量大,更珍贵的是市场的统一性。
文化均质度高,法规一致性强,基建程度比较均衡,地区间贫富分化不严重,资金和资源能够流通,这才是连锁餐饮创业的天堂。如果再有资本市场和投融资环境的加持,有科技创新的能力,那就真的要起飞了。
细数过去二十年,真正满足以上这些条件的大国,除了美国,恐怕也就中国了。
近几年,中国连锁餐饮进入万店时代,涌现了好几个坐拥上万门店甚至几万门店的餐饮品牌,这件事某种程度上,是历史的必然。未来随着市场进一步成熟,连锁化率向着发达经济体靠拢,也许中国能诞生20家万店*。
04
但是,如果只是在本土孕育那么多万店品牌,赚中国人自己的钱,听起来好像也没有那么性感。
归根结底,餐饮连锁的星辰大海,依然是全球市场。
正如蜜雪冰城和绝味鸭脖的战略顾问,和君咨询合伙人陈志强在他的著作《万店盈利》中写道,他认为餐饮连锁逐步做大的过程,需要回答三个核心问题:
怎么赚钱?
怎么赚大钱?
怎么长期赚大钱?
而这三个问题,各自对应三个解法,分别是:
标准化、连锁化、外卖化、品牌化、科技化、国际化、规范化、资本化、平台化。
而其中,国际化所解决的问题,不仅是怎么赚大钱,更是为长期赚大钱奠定基础。
如果我们盘点一下全球门店数Top100连锁餐饮品牌榜,会发现一个现象,尽管中国品牌在这个榜单上几乎霸榜,但在Top10的品牌里面,中国品牌只有蜜雪冰城、华莱士和绝味鸭脖三席。
这个数据,印证了两件事。
一、连锁品牌这条赛道上,顶流中的顶流,必然是全球化最出色的品牌。而且大概率是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*的市场都能吃得开的品牌。
二、中国品牌出海,任重而道远。
而这个榜单,也为中国连锁餐饮的出海,指明了路径:
到美国去,到发达国家去,到全世界嗷嗷待哺的人们最需要的地方去。
正如肯德基和麦当劳,如今越来越像两家地道的中国公司,也许未来有一天,欧美消费者也会像国内消费者热衷于「疯四文学」和「麦门」一样,唱着「蜜雪冰城甜蜜蜜」,为瑞幸九块九发明一个又一个网络梗。
如今,中国餐饮连锁已经将触角伸向了全球各地。东南亚的消费者痴迷于蜜雪冰城和霸王茶姬,日本消费者为杨国福麻辣烫大排长队,海底捞在美国荣升高端餐厅,这一切都预示着,新一代中国餐饮品牌,早已经把布局海外纳入长期战略之中。
回顾历史,早在160多年前,中国餐饮就已经掀起了*次出海浪潮。广东福建等地移居海外的华人,在国外开设中餐馆,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售卖小吃。
再到改开之后,东来顺、全聚德这些国营餐饮品牌率先开拓海外市场,*次将中式餐饮品牌带到欧美。
2000年后,一批民营连锁餐饮品牌纷纷出海,小肥羊、眉州东坡陆续走向海外。
而到了今天,中式餐饮连锁的出海,早已不是个人和单个品牌的出海,而是供应链的出海,是商业模式的出海,是人才和资本的出海。
中餐也不再是狭义的「中国味道」,它可以囊括咖啡烘焙、也可以囊括炸鸡汉堡,即使是舶来品类,只要带上了中国印记,又有谁能说它们不属于中国呢?
归根结底,在吃这件事上,人们的需求都是相似的,全世界人民都想要口味稳定靠谱,价格不贵,方便易得的食物。九块九的瑞幸,在大洋彼岸,一样吃得开。三四块的柠檬水,中国人喜欢,欧美人也喜欢。
无论世界如何极化,至少在餐饮行业,天下大同的可能性依旧会存在吧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-
搭同级最大电池首款“超级增程”零跑
-
联通智网科技:打造“有温度”的智能
-
零跑C01超级增程14.58万元起
-
极星将于今年年底推出智能手机,并同